首页 > 酒店新闻 > 酒店行业动态

AG官方网站地址|致敬思想!| 祝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(系)成立60周年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8:48    次浏览

▼编辑部推出三大措施扶持青年学者《探索与争鸣》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进行中(点击蓝色标题可查看)10月29日,复旦大学哲学学院(系)成立60周年庆典日,来自世界各地的哲学界同仁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,共同致敬思想!作为一本关注思想与现实的刊物,《探索与争鸣》杂志自1985年创刊起就与复旦哲学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。30多年来,我刊编辑部与复旦哲学学院交往颇深,很多先生都是我们忠实的支持者,并在相互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半个甲子的学术交往让我们成为了最亲密的朋友与知已,愿今后,我刊编辑部能与复旦哲学学院一起,风雨兼程、携手共进,以深切的现实关怀和高远的思想引领为旗帜,扎根学术,守护思想,关注现实,引领社会。一同追求学术与思想事业的时代担当。祝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(系)成立60周年!——《探索与争鸣》编辑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(系)成立60周年纪念视频哲学与时代担当来源 | 微信公众号“复旦哲院学生”(ID:FDU016) 怎么办好哲学系。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、思想,四个字“追求真理”。不然的话,这个学生就变庸俗、追求眼前利益的这么个人。 胡曲老(胡曲园先生),就是我们第一届的系主任,他很形象地讲了,哲学系做学问要什么:像堆一个大山一样,堆起来,就是一步步这么上去,这样子才能够达到那个哲学真理。不能像爬树竿这样,这样爬不行。——胡景钟1984-1988年担任复旦大学哲学系系主任 1983年年初那个时候,我是哲学系的组织工作的副系主任。我们当时就想,借助于国外的当时的自然科学、科学哲学等等,推动我们国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和发展。后来经过各个方面的研究,我们就在1983年6月2号到6月10号在桂林开了(桂林会议)。 我们觉得,对研究生的,不管是博士是硕士,不能够单纯地在课堂上光靠自己写文章,不行。也要投入到社会,投入到生活当中去,投入到理论战线上去。——李继宗1988-1992年担任复旦大学哲学系系主任 80年代初期的话,在搞这个课程建设的时候,第一位的问题是教材。在80年代前半期,哲学系在教材方面搞得最有成绩、最突出的,那就是西方哲学的两部教材。《现代西方哲学》是刘放桐组织搞的,另外一本《西方哲学史》是全增嘏主编的。把整个复旦哲学系的地位提高了很多。 但是到了1986年以后的话,大家因为经济发展,那么经济法律等等这些成了一个热门的学科,文史哲很快就成了冷门了。最低的1993年只招到了7个人。 哲学的发展,我是主张这个要,简单说就两个字“跨界”。要跨学科的界,跨文化的界。跨语言的界。——黄颂杰1992-1995年担任复旦大学哲学系系主任 我们是77级的,也就是1978年2月份进复旦大学哲学系的。像建系的那些元老,像胡曲园先生、全增嘏先生、严北溟先生、王遽常先生、陈珪如先生……我感觉到他们给我们各种各样的知识,但是最重要的一条恐怕就是尊崇学术。那么老辈学者、老辈教师,对于无论谁的学生,只要他表现出一些学术才华,都是呵护备至的。 我们在这个复旦的哲学系,形成了这样一个学术共同体。用尼采的说法,叫做有一种可塑力。就是它是能够修复破碎的一种能力,能够使得有些分歧迅速地弥合,并且产生积极效应的这样一种能力。所以海德格尔说,一切本质的和伟大的东西,都从人有个家开始。这个复旦的哲学系,至少长期以来它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像家一样的学术共同体。这是非常可贵的。 那么我在这个地方还要特别谈一谈就是,就是我的前任,俞吾金教授。他在担任哲学系系主任的这个时期当中,我认为大概哲学系是进入到一个转折点。下一个六十年,是吧。我想未来的这个发展,国际化。我们的学术要能够逐渐地摆脱它的学徒状态,并且开始获得它的自我主张。一个是专注、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,把揭示和切中中国的社会现实作为最基本的思想任务。——吴晓明1999-2003年担任复旦大学哲学系系主任2006-2011年担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 我是1995年当副系主任,当时俞吾金是系主任。我们当时碰到一个什么情况呢?我感到是左右两方面的:左,把哲学看成阶级斗争的工具;右,搞市场经济以后哲学边缘化。 那么怎么样重振哲学的地位,这个时候俞吾金老师就提出来,必须要进行这个全盘的课程体系改革。把那些过时的都应该删除掉,把需要加的加进来,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,哲学系没法发展。 从人类产生以后,实际上人们就希望有一门,贯通古今,指导今天的这么一门学科,这就是哲学。社会问题越复杂,越需要哲学思维。——孙承叔2003-2006年担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 2006年,我们学院成立,从哲学系变成了哲学学院。应该说这十年最主要的话,我觉得紧紧抓住一条,就是要这个哲学系的发展要符合哲学发展的规律。 我们学院的这个口号是:扎根学术、守护思想、引领时代。那么最核心的最基础的当然是这个扎根学术。在这个基础上,始终能够对于这个时代提出的这种问题,有一种前瞻性的表达。——孙向晨2011年迄今担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 特别感谢:“一条”视频团队END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《探索与争鸣》唯一官方微信平台联系电话:021-53060418投稿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版权所有。欢迎个人转发,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